圣诞前夕,已然疲惫的看客们,终于有了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。在12月24日摘牌的烟台三宗优质地块中,两宗依旧被城投(蓝天)兜底外,莱山区原中际公司宗地,由烟台保裕置业有限公司斩获。一晃十二月将过,烟台“乏味”的土拍,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位新面孔。但因其股权穿透不明朗,只能看到是一家网络公司100%持股,这反而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。

成交截图乐居独家获悉,其实地块背后,是本地一家房地产公司,开发的项目多位于蓬莱,也曾于2017年在公开市场摘得了福山区北方家纺西地块,与万科有过合作。此次的中际公司地块,曾传或与一家实力央企合作,但似乎结果并不明晰。故事的后续,也只能让时间来揭晓了。01虽然到了土拍收尾之际,才有民企出场,但全国性开发商依旧在烟台选择了“默契”躺平。除三宗地流拍外,国资几乎全面接盘。在烟台下半场的土拍中,“国进民退”、“城投托底”已成大势。自10月以来,烟台城投公司(蓝天集团)陆续斩获了主城区白石旧改、大郝家南、姜家疃、车山路、芝罘福利中心、竹林路等11宗优质地块,总金额高达52亿元。12月25日,城投就近期参与市级的土拍公开发声。“根据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,有序参与了市级部分土地竞拍。下步,城投公司将根据土地市场及房产市场情况,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开发推进步伐,在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,进一步壮大资产规模、优化资产结构,为集团公司实现全国知名、省内一流的新蓝天贡献坚实力量。”一则声明,宣告着城投本年度拿地工作已正式收尾,也意味着寻求合作开发的大幕已然拉开。02各地城投的出场,从一定层面来看,实则无奈之举。但市场的下行,融资的收紧,对全国性房企来说,有着致命打击。“实际上,我们从年中开始,就不拿地了。仅有的资金,会放到南方一些城市。今年在某三线城市拿的地,还没开盘,就要赔钱了。“一位TOP20房企投拓负责人对乐居表示。他们的心态,其实可以代表一众品牌房企。面对全国性房企在土地市场的战术性撤退,本身资金充裕的国资企业,便开始入场扛大旗了。不让土地流拍,是他们肩负的重任。根据公开资料统计,2020年,全国主要的44个城市中,土地财政依赖度高于50%的城市有39个,其中20个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高于100%。有媒体分析,这意味着,土地流拍数量越多,对地方政府当年的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就越大。短期来看,土地出让金减少暂时不会影响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跨周期调节。但中长期来看,若地产行业严调控严监管的政策持续不放松,则对地方财政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明显。而地方财政持续低迷,则会影响到地方债的兑付。因此,为避免此类风险,在民营房企急于自救的情况下,有余力“兜底”的或许只有国企。03对烟台来说,城投拿地的背后,除减少流拍率,平稳市场,完成指标外,似乎还有更多的考量。上述的公开发声,也透露出了几点。第一,拿地后,后期通过合作开发,保证溢价,抬高土地价格预期,实现收益最大化。第二,壮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,做大做强蓝天集团,最后达到融资目的。第三,政府整合土地市场,把优质地块拿到手里,由平台公司统一操作,减轻勾地的繁琐流程,避免违规操作,保证市场更规范。第四,重点做大蓝天集团与轨道交通集团,争取达到几百亿规模,通过两大国企推进城市更新与土地熟化,长期有利于城市健康快速发展。今年,在土地方面,城投(蓝天)已完成了52个亿的KPI,据悉,100亿是个小目标。除了地产,蓝天也在其他领域迅速转变。成立于1986年的蓝天集团,是烟台市首批改建的市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之一。现如今,其着力打造城建、金融、文旅、能源、产业投运五个板块,力争到2025年,资产总额实现800亿元以上,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,年度利润8亿元以上。城投也说了,一切都在为蓝天新的大目标不断奋进——“国内知名、省内一流”。